🐩14.12.2018❣️狗年❣️十一月初八🐩
每次,重看回這篇,那股思念的熱流,依舊會讓我熱淚盈眶😢。離開家🏠,才發現家🏠多好。
小時候,恨不得遠走高飛🦅; 長大後,尤其嫁了人,是歸心似箭。🔙
異鄉🏘️再好,也不如家鄉🏠萬分之一的好。
最後一篇稿都登完了,又是努力寫稿✍️的時候。💪💪💪
«中马情意结的北马媳妇»
嫁来北马好几年,成了典型足不出户的家庭主妇后,连邻居也不常打招呼。而一次在公园带孩子遛达,才认识同一条街的邻居。
那天,她传来简讯,问我要不要吃福建面。我立刻答说要。等着她拿来时,脑海里满是黑噜噜福建面,香喷喷的画面,心里异常想念,嘴更是馋得慌。
直到我看到她捧来的红色福建面,让我一阵错愕,宛若时差转不过来的恍惚,这才察觉自己是身在北马。
小心翼翼掩饰着心里波涛汹涌的巨变情绪,笑靥如花地感谢她的有心。这碗自制的福建面,暖暖融化着感觉在异乡生活的我。
至今,我都很少去叫福建面来吃。怕吃进嘴里,食不知味,更想念中马的黑福建面。后来,我才找到它的踪影,变身为吉隆坡炒面,典型的南橘北枳。当然,精髓自不能与中马福建面相比。
亚叁叻沙和中马的咖哩叻沙,也完全是两回事。包括我叫过的卤面,捧来时,定睛一看,常常是傻眼望着老公。老公则是一副明明叫了食物,怎么还不吃的模样,完全不懂他老婆有口难言。
宁愿叫不熟悉的北马食,也不叫熟悉的中马食物。这正是我的怪癖,没有人明白我掩藏着的许多小心思。
为了怕孩子断根,我也和两个女儿说着中马的福建话。既然外面吃不到,我鼓起勇气自己来。一双连煎蛋都煎烂,不沾阳春水的双手,开始在面粉里打滚。
我最爱的面粉糕、馒头、包子、奇脚龟(客家喜粄)、薯粉根等等,那些我妈之前做给我们吃的,我都去跟老妈学回来。
老一派的做法,所有材料都是大概,全凭自己经验的累积。每每放下电话后,我则是瞎子摸象般,自我摸索去做。后来,有了其他朋友的食谱,才慢慢揣摩出记忆中的味道。
我心里异常清楚,即使味道不如她的万分之一,外形也没有她的完美。可我,纯粹想留住妈妈的味道,好像妈妈也在身边陪着我,在异乡过生活。
我妹曾叫我把老妈的手艺都学起来。当时,厨房白痴的自己当笑话看。直到偶尔做糕点回去,给她一些吃,她说我做得好吃时,才发现,原来,我也遗传她的一点点天分。
依旧,还无法把异乡当家乡来过日子。哪怕,表面上装得多么地适应,唯独内心不时蹦出的想念,生活中许多的习惯,出卖了自己。
我用一种中马的生活方式,在北马过生活。坚持不被环境所改变,也许是怕所有习惯都入乡随俗后,届时,我连这一丝丝的想念,也会随着消失殆尽。
所以,我说自己真的是一头顽固的蛮牛。
刊登於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四日的星洲日報«星雲»
星雲連結: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821304/海角-‧-中马情意结的北马媳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浪跡天涯撒緣分,途經海角印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