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2019🐷己亥年陸月拾拔🐷星期陸🐖
#投籃的作品
六月下旬寫作班題目: 被单
«五姑的暖意百褶被»
嫁來北馬後,抱枕是我堅持陪嫁的物品。而後,也有一件物品從南馬輾轉經由中馬孃家,轉至我手上。那是五姑爲我們親手做的百褶被。沉甸甸地抱在懷裏,卻有種心酸憋着。
童年的我,是自卑中長大。許多事給妒恨遮蔽雙眼,就如把自己囚在玻璃箱裏,內心與世隔絕。只有五姑對我的專寵,讓我感受世間溫暖,宛如阿嬤的陪伴。我對阿嬤,其實印象全無,兄姐聊起阿嬤的事蹟,在我腦海是空白的。所以,我從五姑身上,自行腦補,貪婪索取溫暖。
樣子和阿嬤如餅印的五姑,會牽着我的手,帶着我往心中的烏托邦~巴生。我就愛坐在窗口,拉下鏡子,任用巴士奔馳迎來的風,一直吹着興奮沸騰的臉。
土包子出城,對於城市的種種,都新鮮好奇。五姑會買鷹嘴豆給我吃。那個藏在薄薄紙圓錐筒裏的kacang putih,一顆顆往上拋,再用口接住咀嚼,特香特好吃,也是我偶爾透出的調皮。
我握着五姑的手,咀嚼着各種不同的零食,開心踢着碎石前進。那一大一小的手,在空中搖晃着,漸漸沒入記憶裏。
忘了什麼時候開始,這種專寵逐漸消失,我的失落,可想而知。但是,熱情的五姑,每逢過年,皆會搖通電話去娘家,詢問我們誰要蜂巢和粿加必。裏面的材料,一吃就知道重本出擊。
"小時候,姑阿最疼你。現在,你什麼時候來馬六甲找我?"原來,五姑還記得。彼端,是她殷殷切切的盼望; 電話這端的我,卻有深深無奈。尤其今年,五姑剛經歷小中風的驚魂,我更是心有餘悸。
找一天,彷彿成了搪塞她的敷衍,我卻有口難言。唯有在想念她時,狠狠抱着那條百褶被,任由淚水鼻涕沾溼,就像現在。
#五姑的暖意百褶被
#角樹盤根
#海角散文
#海角小築
#活力副刊心靈寫作班
#貳零壹玖諸事圓滿豐收年
說我想說
2019年7月20日 星期六
2019年7月7日 星期日
2019年當我們童在一起落選作品
🐖6.7.2019🐷己亥年陸月初肆🐷星期陸🐖
#落選作品
參加童詩,是抱著純屬好玩的心態。詩,不是我的領域。
落選了,也沒多大波瀾。反倒謝謝此活動讓我得以用詩去記錄孩子告訴我的東西。
是的,我的創意創作,許多是來自孩子,尤其大女兒👧的點子。她們常常語出驚人,觀察得比我細膩。
陪妳們👭長大,也開拓著我的視野,重新對身邊事物,有不同定義與熱情。
謝謝我的兩個孩子。👭
«我的小小願望»
魔鏡啊~魔鏡,
請照出一個大人身體,
幼稚內心的我,
永保單純美好。
請照出一個大人身體,
幼稚內心的我,
永保單純美好。
小叮噹啊~小叮噹,
用時光機帶我到未來去,
給我無窮無盡的零食山。
一輩子膩著不願出山。
用時光機帶我到未來去,
給我無窮無盡的零食山。
一輩子膩著不願出山。
最後的最後啊~
神燈啊~神燈,
請幫我變走不行媽媽。
讓我決定自己的人生路。
神燈啊~神燈,
請幫我變走不行媽媽。
讓我決定自己的人生路。
啊!啊!啊!
我把魔術棒留在童話幻想裡,
嗚呼哀哉!
«快樂的野孩子»
他們笑我是沒人要的野花,
任由風吹雨打驕陽曝曬,
蝸牛毛毛蟲瓢蟲爭相吃我葉子,
蜜蜂蝴蝶瘋狂吸走身上的甜蜜。
沒人施肥沒人澆水沒人呵護備至。
任由風吹雨打驕陽曝曬,
蝸牛毛毛蟲瓢蟲爭相吃我葉子,
蜜蜂蝴蝶瘋狂吸走身上的甜蜜。
沒人施肥沒人澆水沒人呵護備至。
哼,我才笑你們是井底之蛙。
我在野外多快活,
天地遼闊任我行,自然生態助我長。
根兒地鑽枝兒上天任意長。
天地遼闊任我行,自然生態助我長。
根兒地鑽枝兒上天任意長。
擡頭即望見風揮舞魔術棒,
讓雲朵掀起千變萬化的風姿。
動物植物生物死物神仙妖魔鬼怪,
像個不停歇的精采絕倫馬戲團,
給我許多歡笑和明媚的日子。
讓雲朵掀起千變萬化的風姿。
動物植物生物死物神仙妖魔鬼怪,
像個不停歇的精采絕倫馬戲團,
給我許多歡笑和明媚的日子。
暴風鍛鍊我的腰力,
大雨訓練我的堅毅,
艷陽增強我的抗旱,
土地培養我的能耐,
闖過難關即是天堂。
大雨訓練我的堅毅,
艷陽增強我的抗旱,
土地培養我的能耐,
闖過難關即是天堂。
溫室小花怕風雨毒陽等人養,
咱可是不靠爹娘頂天立地好漢。
咱可是不靠爹娘頂天立地好漢。
6.5.2019
«姐姐好餓»
一隻會飛的雞腿在藍天白雲下盤旋,
為何就不肯到盤中來?
那隻偶爾小到變黑點的白斬雞,
讓人很想抓起來大快朵頤。
為何就不肯到盤中來?
那隻偶爾小到變黑點的白斬雞,
讓人很想抓起來大快朵頤。
一朵朵掛在藍布白如雪的棉花糖,
我衹想嚐一口,
換整夜的甜夢。
我衹想嚐一口,
換整夜的甜夢。
恣意狂舞的攪冰機捲出絮花紛飛冰花,
為何是落在身上不是嘴裡?
我衹要一碗沒紅豆的冰。
為何是落在身上不是嘴裡?
我衹要一碗沒紅豆的冰。
太陽餅填不飽饞嘴的老天爺爺,
所以他關不住嘴巴,
一地口水驟變洪水猛獸反撲人間。
所以他關不住嘴巴,
一地口水驟變洪水猛獸反撲人間。
他們都說我海市蜃樓,
餓得胡言亂語。
餓得胡言亂語。
錯了錯了,你們都錯了
我衹是想問媽媽,
什麼時候我才夠大,
能夠還我吃個痛快的自由。
#童詩
#詩
#2019年當我們童在一起
#貳零壹玖諸事圓滿豐收年
#詩
#2019年當我們童在一起
#貳零壹玖諸事圓滿豐收年
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停電娛事
#投籃的稿
#2019六月散文征文活動
#雨花雲蕊舊月落
#創作lol
#2019六月散文征文活動
#雨花雲蕊舊月落
#創作lol
當初,寫這篇稿,是為了參加群裡徵文活動。後來,餅乾哥鼓勵我們大家可去投稿。
原想自己寫得不見得好,躊躇著。最終,還是一試。至少,得為作品爭機會,也就無悔了。
一如所料,當真不適用。我想,非文章不好,是風格不適合。
沒關係,每篇作品的命運各異。能得獎有評語,是我寫作路上的肯定和祝福,足矣。
謝謝讓我有機會寫出當年的記憶。這一篇篇,都是我生命中,異常美好,值得留念的回憶。
即使回不去,但至少我用文字,留了下來。
💞💞💞💞💞💞💞💞💞💞💞
«停電娛事»
"歡樂今宵,再。。"那句會尚未唱完,眼前陷入一片黑暗,伴隨著我們的尖叫。
"死鬼電,都不給人家聽完。" 這口沒吞下的痰,在喉嚨不上不下,怪難受。
"爸,停電了。" 趕緊扯高喉嚨喚英雄。
黑暗中,衹見打著赤膊的老爸,拿著手電筒,穿上人字拖,走在吱吱呀呀的木橋上,隱沒在小屋裡。隆隆。。隆隆。。轟隆隆,老爸抽幾下繩子,發電機才伸懶腰做工。
滿屋的燈火,瞬間眨著眨著睜開了眼,悠悠醒轉。偶爾,發電機欲振乏力,眨幾下又閉眼闔睡。總得要抽多幾下,老子爽了才甘願好好幹活。
我們就在轟隆隆聲裡,一眠大一寸地長大了。雖然隨後無須再讓它操勞,老爸仍留它下來。有時,能源公司的驟然停電,它尚可盡綿力,讓我們在黝黑的村子裡,如螢火蟲般閃著光芒。而我們小小的心裡,還有種你暗我明的洋洋得意。
可隨著停電事故減少,無用武之地的它,還是讓老爸親手送入淘汰滾輪裡,如一列永無回程的火車,一去不復返。失去轟隆隆聲的相伴,夜,竟靜得可怕。不甘心的發電機,夢裡尋我千百度,惜我愛莫能助。
自此,停電的晚上,發電機無法如貞子般從夢裡出走挺身相救。兄弟姐妹倒是各出奇謀,在黑暗中玩起遊戲來。手影、抓燭火、滴蠟淚,不然都坐在五腳基外,拿著小扇或紙皮或書本,反正衹要有風驅除悶熱即可。當然,尚有打蚊子聲此起彼落和佈滿五指印的四肢。
萬籟俱寂裡,皎潔的月光溫柔地安撫焦躁的我們。平日忽略的蟬吟蟲鳴,紛紛鼓噪地鑽入耳。彷彿怕破壞這柔美的意境,大家竟自動低聲交談,豎耳聽著大人講古仔。在那些即遠又近的故事裡,似懂非懂地參與其盛。
此時,總有三三兩兩的迷糊小精靈,忘了家是隔鄰的海桑樹,飛來我家忽高忽低地跳燈籠舞。結果,貪玩的我們,哪懂要愛護小動物的大道理,立刻左撲右擒,捉它們進去透明袋裡,好奇望著那尾部的燈火,究竟得閃多久才泯滅。
有時,捕捉的興奮感滿足了,隨手放它們歸家。有時,霎時的燈火通明,令我們高聲歡呼,就隨手將它們放在桌上,等隔日霍然想起,精靈已化為縷縷冤魂。
再後來,螢河之神呼叫它們回歸,集萬眾之力鋪出一條螢光閃閃的自然美景。自此,精靈不再壯膽擅闖人間,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欲一親芳澤者,都得付錢方能解相思苦。所以,螢河雖近在咫尺,卻如天涯般遙遠,有朋自遠方來,才會帶人前往觀賞。
是的,帶燈精靈正是福建人的"火金姑",俗稱的螢火蟲。
少了捕螢樂趣,大夥兒的腦筋動到天上銀河系去,努力用肉眼在瞎猜。業餘研究員在夜空下比手劃腳,為十二星座爭辯不休。無關專業,像是一場唇槍舌戰的比拼,培養了口才,卻無損情感。
腦海裡,響起那首唐詩: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原來,古人杜牡的«秋夕»優美意境,相隔數千年後,仍得以喜相逢。可惜的是,都一樣,往事不可追了。
字數: 965
#得獎作品
#來自海腳的海角
#貳零壹玖諸事圓滿豐收年
#來自海腳的海角
#貳零壹玖諸事圓滿豐收年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遠視,把自己看得更清楚
#投籃的稿
#讀後感
🐖7.6.2019🐷己亥年伍月初伍日🐷星期伍🐖
讀梁文福«越遙遠,越清晰»里的文字,像是在讀現代文言文,言簡意賅,句句鏗鏘有力,不浪費字多做描述,卻又能讓我融入他的意境,這才是庖丁解牛的真功夫。
此類型的小品,以為能快速讀完。可是,卻每每讀至某段或某篇,就得落入沈思,良久。好文章的韻味,正是在於讀完後,能讓人再三玩味,方能在心中駐足發酵,也不典當一本好書的背後用心。
«目送歸鴻»里,他告訴我們,有些人與物需要遠觀或者不同角度看,才能看清全面。因為遠,有所想象,也就覺得美。走得太近,或置身其中,看得太清楚,反倒失去那種距離的朦朧美。不正如與人相處麼?保持一定的距離,也許彼此關係能維持得更長久。
«一山放出»的系列里,說著許多當下以為跨過一座山的成功,未及興奮,卻又發現生活會出現無數山來攔的驚與喜。
他的觀察入微,對萬物的憐憫疼惜,也賦予他這支生花妙筆誕生許多令人驚嘆的聯想力。
禿樹在他眼中變成是無語問蒼天的«問天的手掌»。«裡面和外面»有他對老人敬業樂業的欽佩,和對少年人輕浮態度的失落。年輕一代的物質環境皆很好,只是人的氣質,令人汗流浹背。不也符合時下老一輩的感嘆嗎?
最喜歡的那篇«相見與不見» ,裡頭那段文字,在在實實說著我的心境。
" 兩個年輕母親找我時,手中幼兒,剛好在熟睡。是不是只要孩子一醒,她們就得還原成現實中的"母親",不復那喜歡聽歌讀詩的女孩?
故事中給孩子睡覺時偷偷打開箱子里的羽衣看一看的仙女,是不是早已化身為現實中一個一個"住在附近" , 因為" 走過 " 而來 "看看" 的婦人?
他的一位文友說: «紅樓夢»里,寶玉說過,女孩子都是珍珠,嫁人後都變魚眼睛了。" 讀著這數段,潸然淚下。
身為熱愛寫作的媽媽,我的世界真的是孩子睜眼是地獄,閉眼是天堂。所以,她們沈睡,我的寫作細胞才能蘇醒。否則一言呼喚,如一拳打散了原先凝聚的元神,想再重聚靈感,不只得費一番功夫,更多是喚不回的欲哭無淚。更有甚者,是稍作歇息,太過忘我投入創作片刻,就有種罪惡感爬滿身。我想繼續做珍珠,卻還是給渾身的油煙汗臭味熏成魚目。
但是,我依然在時間夾縫里,爭取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是魚目混珠的偽詩人生活,卻是迄今能做到的最佳境界了。
他說他的文章很少觸及時效性強的新聞話題,較多的是日常人生滋味的咀嚼。就因如此,這些文章,即使相隔廿年再看,依舊能貼近人心底,仍有可讀的文學價值。
皆因,在寫作里,他總有一把在文學里"遠視"的尺,時時在心中和不同時空的文人心境作遙遠對照,就不會和現實功利貼得太緊太近。
我想,這正是當年卅多歲的他,可以有如此淡泊名利,悠游在詩意世界的原因。
謝謝梁文福的文字,讀著讀著,有些類似的心境得到了救贖,有些問題有了答案。我也更瞭解自己多一分。
#與書共舞
#書香迎鳳閣
#梁文福
#越遙遠越清晰讀後感
#貳零壹玖諸事圓滿豐收年
#來自海腳的海角
#書香迎鳳閣
#梁文福
#越遙遠越清晰讀後感
#貳零壹玖諸事圓滿豐收年
#來自海腳的海角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食人花
對於詩,我是稚嫩的小花。正因稚嫩,才要多寫多嘗試,從淺白開始亦是不錯。
這首詩,提醒著我這為人母,常會不經意無形中傷害了孩子,謹記。
暴风雨
毫无预警席卷
雨过天晴后
以为
层层叠叠的对不起
是一块胶擦
抹去残壁断垣
假装仍是风平浪静。
毫无预警席卷
雨过天晴后
以为
层层叠叠的对不起
是一块胶擦
抹去残壁断垣
假装仍是风平浪静。
原来
对不起是创可贴
压住伤口粉饰太平。
哪管层层叠叠
令伤口有无法呼吸的痛。
对不起是创可贴
压住伤口粉饰太平。
哪管层层叠叠
令伤口有无法呼吸的痛。
原来
暴风雨吹倒的野草
骤变食人花
专撕裂伤口
连皮带肉
杀人不见血。
暴风雨吹倒的野草
骤变食人花
专撕裂伤口
连皮带肉
杀人不见血。
#貳零壹玖諸事圓滿豐收年
说方言的贴心印裔兄弟
這篇前個月寫出的稿遭投籃。想說投籃應該是自己有些東西不符合編輯的要求。
看到Ian Ngo寫的文章,歡迎人家給予評論。才想到,其實也一直渴求這樣的評論。
離開學校後,才發現老師很重要。既然沒有老師,就在這裡厚臉皮請大家給予指教。
我相信,互相交流,文字造詣才能更上一層樓。
雖然,我向來都有在寫,之前幾年都寫育兒文章多。這類真實紀錄的散文,倒是荒廢許久。
很多感覺,有點寫不出,少了一直得心應手的流暢。加上,我也在學著多描寫的部份。這是我最不擅長,但卻渴求進步的地方。
願大家多多指教。
謝謝你們花時間閱讀,非常非常感恩。
邻家在毫无预警下,准备做装修。我们也是等到装修工人在他家前方拆屋顶装木架才得知此事。
第一天时,看着刚做的格局,以为是想在彼此之间隔起一片木板,让我们无需承受他俩夫妻不时飘过来的烟味之苦。
所以,和家婆在交谈时还在兀自兴奋着他们的体谅。
"应该是这样没错啦。"家婆更是一脸笃定。
第二天早上外子准备工作时,一位印裔工人正在拆除铁丝网篱笆。外子借机询问,还说若真如此,帐单我家可出一半。
怎知,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人家是打算改格局,能增多一个车位罢了。
在旁陪听的我,心里大失所望。收起自作多情内心戏,转身准备进屋展开营营逐逐的一天。
"呐,就是做跟对面屋子一样的格式。" 另一位印裔工人忽地转换语言频道,用字正腔圆的华语,指着对面屋子,跟我说道。
突如其来的亲切感在内心深处发芽,目光投向他处,跟他说: 你会说华语哦?
"我以前读华校的。"他为我解惑。
"学多一种语言是好事。" 我由衷说道。
他还看中外子久置在门前的旧式摩托,尝试说服外子卖给他。
"反正你都不坐了,就卖我啦!"几番游说,对摩托有着深厚革命情感的外子,貌似不为所动。
外子出外工作后,他们继续在骄阳下卖力工作,挥汗如雨。直到我再次出外晒衣服。
"你在里面先好好收拾玩具。"
关起玻璃门前,我用福建话对屋内小女儿再三叮咛。玻璃门,才能完全隔绝屋外四处流窜的烟味。
"地块凉,地块做,地块好吃俺就地块坐。。"此时,他又哼起我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潮州歌谣。
大概是听到我和小女儿的对话,以为我俩说着潮州话。(实为中马福建话,但北马朋友总说像潮州话。)
"福建话你也会哦?"我有点讶异地问出口,如他所愿。
"要跟我说福建也可以,潮州话也行。" 他同时在两种语言间切换自如。
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对一位能说几种华人方言的印裔同胞,由衷佩服。所以亦流露出大惊小怪的表情。
我想,旧时代各族之间融洽相处,多语环境给予他们充沛的学习养分,塑造出浑然天成的多语人才,无关种族。
看着印度兄弟一脸的洋洋得意,一种炫耀的意味,极其浓厚。不知为何,我反而心有戚戚焉,感慨万千。
我们弃若敝屣的方言,是人家引以为豪的东西。
"传统的技艺要丢掉容易,再捡回来就难了。" 中国节目«国家宝藏»主持人张国立此言,再次想起,令我更痛心疾首。
乡音何错?为什么要承担着遭人唾弃的命运?有些人除了避之唯恐不及,甚至意图让方言销声匿迹。
当年在小学内,讲一句方言罚 10 仙的回忆历历在目。彼时,浑然不懂是响应讲华语运动。纯粹以为华语是学校内正规语言,统一讲华语才是正道。
所以,来到今时今日,华语扬眉吐气了。会说方言的小孩,却在云云人海里显得弥足珍贵。
遇见我家会说乡音的瓜,有些老人家,更会摸摸她们的头,露出充满欣慰表情。昔日,不解乡音,怕人嫌。
而今,倒是乡音将问绝。我知,遭时代巨轮辗碎的乡音,其实在苟延残喘争取着一丝存活的机会。
多少次,我不得其解。庆幸的是,惊涛骇浪的限制声里,仍有一些人会坚持不懈地往前乘风破浪,企图冲破防口。乡音似乎真的有了起死回生的命运。
撇开文化部分不谈,懂多几种方言,好处甚多。除了能拉近跟彼此距离,也可为自己的工作增加多一份机会。
正如这位印度同胞,此番优势,定能在北马华人群里受落。加上他的能言善道,更是生存的上上之策。
未必每样东西都得将好处一一列出,才显得乡音值得去推广流传。
"头家嫂!" 印度兄弟的同伴过来敲门,引起玻璃门震动发出声响。
正陷入沉思的我,等他敲好几次门,才恍然回过神,忙不迭上前应门。
原来是要开始打掉屋檐下的横梁了,印度兄弟好心叫同伴来敲门,要我收衣服。同时,叮咛着要把车子驾去稍远处停放。
"要不然辛苦洗的衣服就白费心机。而且,你的车过后也得花十几块去洗干净。" 他不忘对我解释。
倒还是首次遇到有工人因要施工,对将要造成的不便,给予贴心提醒。我那堆晾到快可收的衣服,才幸免于沾染灰尘,需要重新洗过之苦。
"好好,你们等我一下。"我快手快脚开门收衣,顺便叫女儿过来帮忙。
"没关系,我会等你关好门窗的。"他没有催促,耐心地等待着。
一阵鸡飞狗跳的忙乱,衣服都七零八落丢在沙发上等候发落。楼上楼下也小心检查门窗都关紧。
气喘吁吁的我,来不及稍作歇息,楼下传来大女儿扯高喉咙大喊: "妈妈,安哥说后面门窗也得关啊!" 灰尘会飘到那么远吗?混乱中,我脑袋瓜还挤出正常的疑惑。可是想到,多做防备也是对的,立即乖乖照做。
再三确定我们安全措施皆做足后,他才不急不徐地用一块手帕,折成三角形,当做简单的防尘口罩遮住半张脸孔,开始在满天飞舞的灰尘里工作。
震耳欲聋的噪音一波接一波传来,吱吱作响。即便相隔一道墙,仍是让人不胜其烦。
适逢午睡时间的女儿们,居然都睡得着。隔着玻璃门,看着电钻喷出来的粉尘,为他披上一层又一层的灰装。
此时,微微的酸楚在鼻尖蔓延开来。职业无分贵贱,对于装修工人脏兮兮,沾满粉尘的模样,我更是肃然起敬。
虽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可依然打从心底佩服他们强大的忍受力。再辛苦的工,总得要有人做啊!
感谢各行各业,各司其职的工人们。没有你们的辛劳,也就没有我们的安逸舒适。
訂閱:
文章 (Atom)